泉州惠安辋川镇:“海水稻”助力绘就“春耕图”

来源:中国网 | 2024-04-29 11:02:45

眼下正值春耕好时节,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犁地播种施肥、移栽管护的忙碌身影。惠安县辋川镇许厝村也正忙于新一季的“海水稻”种植。

image.png

繁忙的春耕景象 许厝村供图

日前,记者来到惠安县辋川镇许厝村看到,稻田边,鸟儿自在飞翔,老牛悠闲吃草;稻田里,农机来回穿梭,转眼间,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地立在稻田中,好一幅迷人的春耕图。

“去年我们引进了‘广红3号’‘袁两优1号’和‘南桂占’三个耐盐碱的海水稻品种,经过我们近一年的种植试验,留下了更适合我们土地的广红三号和南桂占这两个品种推广种植,进一步挖掘盐碱地种植隧稻的潜能提高水稻亩产量和种植效益”,惠安县坤德农场负责人何志阳说道。

据了解,许厝村依山傍水,沟渠纵横,水源丰富,但因盐碱地限制,该村水稻产量并不突出,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。自去年建立引种“海水稻”(耐盐碱稻)示范基地,引进耐盐碱的“海水稻”品种并喜获丰收后,许厝村种植“海水稻”的信心更足了,目前全村种植“海水稻”面积有800多亩。

惠安辋川镇许厝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程文波表示,近年来,许厝村实施锦阳溪引调水工程,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海堤除险加固及土壤改良,引进适合种植的“海水稻”品种。昔日贫瘠荒芜的盐碱地上种出了亩产800余斤的水稻,颗粒无收的盐碱地变成了粮食丰产的良田。(孙瑞红 张钊权)

推荐阅读
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“晋江经验”赋能发展
十里稻花香四林 乡村蝶变日日新
文脉相承,产业共融:乡村振兴的文化与经济交响曲
泉州洛江:乡村道路“白改黑” 铺就乡村振兴路
【乡村振兴“泉州故事”·返乡记⑰】 再访辋川许厝村:稻花香里说“丰年”